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政治责任,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365体育博彩:治水重要论述,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1376”总体思路,围绕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保护治理等重点工作,做到“编好一部规划,狠抓两个关键,突出三项重点,守牢四条底线,优化五大保障”,推动全县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为加快推进“四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工作任务
(一)编好一部规划
抓好“十五五”水利规划编制。准确把握水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摸清我县水利工程家底,用好我县水资源禀赋优势,编制一部兼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
(二)狠抓两个关键
1.狠抓争资争项。抢抓“两重”“两新”等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精准把握中央资金支持投向领域,持续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中央水利发展、水利救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力争争资2亿元。
2.狠抓建设管理。加快推进六门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国债项目和冬春水利建设扫尾工作,确保3月底完工发挥效益。完成2025年度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二期工程、新墙河四期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已完工的项目要尽快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切实履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职责,深化普遍性质量问题专项整治,开展重点水利工程常态化检查,培育更多优质工程。
(三)突出三项重点
1.突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加速推进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二期工程建设;针对已竣工的一期工程,查漏补缺,打造精品工程;严格对照试点方案,进一步完善再生水利用的运营管理体系,强化宣传推广机制,确保8月底顺利通过水利部终期评估,结果为“优秀”。
2.突出农村安全饮水。城乡供水一体化专项债项目年底入户安装全部完成,PPP项目完成铁山水库至新墙原水主管工程、杨林加压泵站工程与S310一期路基及桥涵工程。2025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分别达到94.65%、84.11%。
3.突出向上争优创优。突出河湖长制。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严格岸线管控和涉河审批,全力打击非法采砂,严厉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继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争取河湖长制排名全市前茅。突出万元GDP用水量。推进水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大力推动农业、工业、生活等重点领域节水,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确保全县2025年用水总量不超过4.07亿m³,万元GDP用水量排名全市靠前。
(四)守牢四条底线
1.守牢防汛抗旱底线。做好备汛工作。全面落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抓紧完成水利工程建设扫尾和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全面修订完善各类方案预案,做好监测预警设施平台管护,组织开展宣传培训演练。加强对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的日常巡查、砍青扫障、安全监测、维修养护,落实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措施,全面开展水利工程隐患排查与整治。强化监测预报和科学调度。加强会商研判,加密雨情、水情、工情、旱情监测,做好汛旱情趋势预测预报。完善水情旱情预警发布机制,严格落实“631”预警叫应机制,加强强降雨期间抽查叫应提醒。完善预警响应机制,指导做好人员提前转移避险。加强物资储备。按物资储备定额做好砂卵石、块石、彩条布等常备物资储备,以及大型钢筋笼等各类抢险物资和车船代仓方案,定期对物资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抓好抗旱保灌。切实履行防旱抗旱牵头抓总职责,及时发布旱情预测预警,统筹做好蓄水保水引水调水管水等工作,全力保障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
2.守牢廉政建设底线。坚持正风肃纪反腐,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一贯到底,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坚持完善机制抓长效,加强内控管理,强化内部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3.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认真履行水利部门安全监管职责,突出对水库、水电站、泵站、堤防等工程非汛期安全运行及在建工程高支模、深基坑、高脚手架等危险作业和关键部位的监督检查,压紧压实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实现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全覆盖,确保全县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4.守牢依法行政底线。加强对规范性文件、重要规划、重大项目和其他重大决策事项的合法性审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妥善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及行政赔偿案件,注重行政争议的实质化解。守牢主体、权力、程序和责任底线,确保水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
(五)优化五大保障
1.优化技术保障。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以及老带新传帮带等多元化方式,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做好水利特岗生定向培养。广泛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组织年轻干部到防汛抗旱、水利建设、河湖保护等水利一线砥砺本领、增长才干。利用好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平台,为水库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提供技术支撑,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2.优化财政保障。加强项目前期论证,严格控制项目成本,避免无效投资和超预算支出。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扎实推进零基预算改革,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继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3.优化改革保障。完成防汛体制机制改革事项,修订完善巡堤查险、堤防日常管护等制度,加强水利基层力量建设,提升防汛科技水平。深化水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落实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主体责任,依法保护水利、水资源、水土保持等有关设施,对水事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查处水事违法行为,调处跨乡镇水事纠纷。配合税务部门推动省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
4.优化机制保障。优化灌区权责机制。会同市铁山供水工程事务中心,按照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的要求,研究辖区内所属干、支渠管护机制,各负其责共同维护好各级渠道,确保灌区范围内农业的稳产丰产。优化防汛分类机制。根据堤垸类别、堤防等级、险情程度、垸内高程和保护对象的重要性等实际情况,细化不同水位、不同堤垸、不同堤段条件下巡堤查险的人数、频次、范围等;优化防汛应急预案,细化水库防汛机动响应措施。优化规划管理机制。根据各股室单位上报的年度工作任务、具体措施、时间节点,每季度定期调度工作,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作为评价单位和个人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
5.优化环境保障。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水文化的宣传,增强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和节水、护水意识。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效,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强与乡友的联系,宣传家乡水利建设成果,引导乡友支持家乡水利事业。完善与乡镇部门的协作机制,互帮互助,共同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坚持选用忠诚履职、敢于担当的干部,注重选用经过实践考验的干部,激励干部职工干事创业、争先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