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65体育博彩:教育工作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我县教育改革发展,现就我县贯彻《中共岳阳市委岳阳市人民政府365体育博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工作的意见》(岳发〔2020〕9号),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
1. 配齐配优思政教师。全县中小学按标准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实施中小学教师思政素养全员培训制度,将思政教育管理队伍纳入教育管理评价内容;注重发展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入党,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党员比例;支持成立思政名师工作室、德育名师工作室、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坚持全科育人,从课程教材、教育教学、考试评价等方面系统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务求取得实效。
2. 强化学生思政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培养学生从小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情感。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安排充足的思政教育课程;利用重大活动、重大纪念日等契机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定期开展美育成果展演、学生思政知识竞赛、新时代好少年评选表彰、劳动教育、研学实践、行业先进模范和英雄人物讲堂等实践活动。
二、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建设资金,编制好2021年至2025年全县学校建设规划和重点项目规划,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全覆盖。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重点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消除城镇大班额,逐步降低班额标准;加强各类教学功能室、实验室建设,均衡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
2. 优化学校布局调整。坚持城镇学校建设适度超前,乡村学校撤并稳妥慎重的原则,科学布局学校和幼儿园,确保办学容量适当,防止出现超大规模学校和幼儿园。
3. 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坚持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农村地区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村级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建设,着力打造“一乡镇一品质义务教育学校、一示范性公办幼儿园”。
三、补齐学前教育短板
提高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水平。全面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不断提高公办幼儿园幼儿占比。2021年,全县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50%。从2021年开始,凡是利用国有和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原则上办成公办园。继续加强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不断推进公办园向行政村延伸。2021年完成荣家湾镇城东幼儿园、新开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改扩建黄沙街镇中心幼儿园;将金色阳光幼儿园改为公办幼儿园。持续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奖补力度,常态化组织开展示范园评估、办园行为督查以及幼师国培计划。有效破解入园难、入园贵、入园远的难题。
四、科学规划建设学校和幼儿园
1. 科学规划。贯彻落实《365体育博彩: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湖南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编制《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受惠面,建立审批城镇小区开发充分征求教育部门意见的机制,确保学校和幼儿园配建与小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2. 加快项目建设。2021年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2个教育项目建设。优化农村高中教育布局,推动新建巴陵中学(高中)项目建设。
五、统筹教师编制管理
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及时足额补充教师,逐步清退代课教师。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解决小专业、小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妥善解决幼儿园教师、学校专职卫生技术人员编制问题。建立“双一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急需专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大农村教师本地化培养力度。从 2021年起,县级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扩大。禁止随意抽调借用教师。
六、提高教师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
1. 建立留守学生和残疾学生帮扶机制。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做“四有”好老师。组织教师采取“一对一”帮扶方式,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给予特殊关注。成立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每年组织心理辅导老师线上专题培训,开展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指导下乡送教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对留守儿童常态化进行家访和心理辅导;关爱残疾儿童方面,成立县级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加强残疾儿童鉴定,逐个落实入学安置和帮扶措施,按需招聘特殊教育和康复专业教师,组织对残疾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
2.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每年对教师开展法纪法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对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开展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师德教育培训;加强师德考核,严格奖惩制度,严肃查处有偿家教、违规办班补课、课堂不教课外教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树立和表彰一批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和最美乡村教师典型。
3. 加强专业素质培养。加强教师岗位培训,建立国培引领、省培示范、市级统筹、县培主体、校培托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培训体系,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县财政按照不低于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工资的1.5%安排预算经费;积极推动县级培训、教研、仪电部门职能的有机整合,逐步建立完善教、研、训一体化运行机制。
七、推进教育人事管理改革
1. 全面规范教师招聘。实行县管校聘制度,建立县级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学校按岗聘任、教师有序流动的用人机制。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根据学校布局调整、不同学段学生规模变化等情况,动态调整各学校教职工编制,并报编制、财政部门备案。教育部门在核定的岗位设置总量内,按照学校教职工人员结构、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交流轮岗等情况,将各层级岗位分配到各学校并报人社部门备案。
2. 扩大学校人事工作自主权。充分尊重和发挥学校在教师公开招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依据岗位结构比例和教育教学需要,提出教师招聘需求和岗位条件,并全程参与面试和考察。
3. 推进校长职级制。按照核定的岗位设置方案,中初级职称和岗位由具备条件的学校依据标准自主评聘,高级职称和岗位按照管理权限由学校推荐或聘用。充分发挥校长专业引领能力,提高校长管校治学水平。从2021年开始,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逐步实行校长职级制(中职学校参照执行)。
4. 加强教师交流。县教育体育局按照人岗相适原则,落实层级管理,对照学科需要、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推动教师合理交流。每年安排一定数量城乡校长、教师进行交流轮岗,交流轮岗年限为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