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相互理解 提高服务质量
把乡镇政务公开推向新水平
——柏祥镇2013-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乡镇政务公开,是自20世纪80-代以来逐步在农村兴起的民主实践活动,其实质是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落实群众民主权利。按照“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要求,柏祥镇党委、政府坚持“使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和“方便人民群众,提高服务质量”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镇机关、相关职能部门的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有力地推动了镇、部门和村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抓规范,实行乡镇政务公开,着力提高行政透明度
(一)在公开组织上,把政务公开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领导到位,责任到人”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把工作落到实处。一是下发了柏政发〔2013〕22号文件,成立了柏祥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由陈拥军任组长,梁华、胡德意、刘盟、孙朝辉任副组长、胡勇、易吕飞、谈宇光为成员,指导督促全镇的政务公开工作。财政所长、计生办主任、中心学校校长、卫生院长、农电站长、国土所长、派出所长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本单位直接责任人。二是多次召集会议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做到建立机构具体抓,主要领导亲自抓,统一思想合力抓,责任到人,精力到位,上下一心,步调一致。
(二)在公开内容上,坚持“抓住重点,全面客观”的原则,根据乡镇特色和各单位特点,从引导群众、方便群众、关心群众、保护群众利益的角度选择公开内容。针对乡镇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这一实际,重点突出了农民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度工作目标及执行情况;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乡镇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情况及群众关心的其它难点、热点问题的处理情况;救灾、救济款物,优抚标准、双定补助和五保户供养费发放情况;乡镇-度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下拨专项经费物别是“三补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内部财务收支情况,乡镇债权、债务、农村税费收缴及减轻农民负担情况;计划生育证发放和收费依据、标准,经费使用情况和社会抚养费征收使用情况;中小学收费征收依据和标准;农村合作医疗办理程序及补贴情况;电费收取依据和标准;国土收费标准情况;社会治安和证件办理程序及收费情况等等,并随时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放心,提高了行政针对性。
(三)在公开形式上,坚持“因地制宜,便捷实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一是在镇政府设立政务公开栏、值班接访公示牌和阶段工作进度黑板表等。同时,结合有些公开内容的特殊性,采用发放农民负担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需知等形式,进行逐户公开;二是按照部门行业特点,就部门的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和财务管理情况督促指导各职能部门及时公开;三是由各村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由联驻村干部督导各村有针对性对人民群众关心的事项进行公开,提高了行政规范性。
(四)在公开时间上,按照“协调统一,注重时效”的原则,坚持公开时间与公开内容相适应,做到对工作职能、公示制度、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内容长期公开,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和重要工作随时公开,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随时了解政务公开情况的要求,让群众监督,提高了行政时效性。
(五)在保障措施上,强化督查考核,把政务公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推行政务公开首问制,对政务公开工作中不称职、弄虚作假和侵犯群众民主权利或不公开的单位负责人,严格按照《岳阳县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给予严肃处理。
(六)在提升服务质量上,推行接访首问工作制和办事一抓到底负责制,竭力解决群众办事难。政务公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密切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