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中洲乡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来源:中洲乡   2025-01-15
浏览量:1 | | | |

中洲乡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中洲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转作风、抓落实、争进位”的工作导向,以钉钉子的精神保障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见效,较好的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

  一、2024年工作成绩及亮点

  (一)乡镇工作在党建引领下有力有序。一是夯基垒台积蓄赋能。充分利用中洲乡村大学堂,分别以“解放思想·大抓落实”“党纪学习教育”为主题开展专题学习培训班,举办党员专题培训班6期,培训党员干部600余人次。今年,党组织书记讲纪律党课19次,党员干部讲微党课38次,观看警示教育片385人次,参加实践活动268人次,已获评“全省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二是厘清权责靶向纠治。从严解决“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精简文件、压缩会议幅度超40%,清理村级机构牌子共计50余块、摘除各类制度牌和领导小组设置图271块、上墙制度180余个。三是统筹兼顾村级发展。村集体经济入账已完成205.3万元,预计年终村均收入将达3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强劲村达到3个,税收任务在全县排名前二,完成率达113.1%以上。当前,我乡实际净负债为92.09万元,通过制定化债计划,预计年底,负债2万元以下的村将实现债务清零,其余负债村的化债率达到30%以上,今年获评“省级先进财政所”。加强村级后备力量,选拔村级后备干部人员17名,平均年龄33岁,大专学历以上16人。严格落实县委工作要求,对8名村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及村“两委”班子工作业绩进行全面评估,“好”占75%,“中”“差”各占12.5%。

  (二)产业发展在品牌辐射下稳步前行。一是产业振兴更加稳健。依托“同洲共进”党建品牌,打造了全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促进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中洲香”系列商标6月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认证;投资390万元启动实施中洲村秸秆回收二期项目;完成百亩高标大棚芦笋种植,加快了“芦笋示范乡镇”建设步伐;投资267.8万元,新建工厂化设施渔业棚房2400m²,安装三条南美白对虾循环水养殖生产线,预期年底完成基础设施及生化池的建设,年产值将突破300万元。二是“一村一产业”逐步壮大。今年完成了宝塔村800亩金盆柚基地打造,同时套种特种西瓜实现当年投入当年收益,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在平江河村引进羊角蜜瓜种植;引进坪桥湖村丘岗经济示范项目,打造豆玉千亩示范种植1500余亩;分别成立北垸村、巴陵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投资49万元入股水产养殖合作社,种植脐橙260余亩15000余株,实现村集体稳定增收。三是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与大美湖合作社达成蘑菇产业园项目投资意向;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已获省农业农村厅批准,洞庭水湘食品有限公司和君山区湖南旺君龙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达成龙虾养殖产业合作意向;与广东添顺膳食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合作,选址机场村正在建设厂房;与华苋生态农业公司正式签约,拟投资4000万元建设数智渔仓,正在选址。

  (三)安全稳定在强化管控中见实见效。一是坚持“安全生产”导向。开展安全生产检查36次,排查重大安全隐患102处,处理违法非法行为29起;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开展敲门行动入户排查,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4次,共排查50余个问题与12个重大安全隐患,现已全部整改完毕。二是筑牢“平安稳定”防线。在全乡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对133户留守儿童进行上门普法宣传,每月开展一月一执法活动。通过知民众之所想、做民众之所需、解民众之所难,中洲乡平安建设工作得到全市推介,拟获评“市级信访工作示范乡镇”。三是答好“防洪度汛”考卷。进入汛期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在防汛大堤日夜坚守41天,妥善处置新发生重大险情6处,一般险情24处,未发生任何溃堤溃坝危险,避险案例在全省作经验通报。

  (四)民生福祉在保障体系下显著提升。一是在“基础设施”上补短板。中心小学田径运动场提质改造项目已于12月完成招标,预计2025年2月完成,将成为全县第一个泥土操场清零乡镇;正在协调拆除原铜盆老危桥,争取年内动工;加快城乡建设步伐,综合商贸中心建设项目正在洽谈;成功申报《岳阳县2024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区突出问题——中洲乡防汛抗旱薄弱环节建设项目》,总投资6679万余元,预计于25年1月开工。二是在“水利建设”上破瓶颈。投入近20万元对全乡67公里大中型沟渠清淤,垸内沟渠、湖泊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启动六门闸拆除新建、苏堤佬大堤除险加固、渍水堤提质改造项目;完成山塘水库清淤增蓄6个,沟渠疏浚12公里;完成宝塔湖节制闸、小明湖电排及其它主要干渠四个节制闸建设任务;完成全部湖区自来水改造项目;完成机场三组大堤排渍沟与大小明湖堤加固项目;移民乡镇水患薄弱环节治理项目已进入招标阶段。三是在“群众服务”上提质量。在“三长制”的基础上推进构建常态化治理机制,安排党政领导干部带队到村到组开展中洲乡“凌云塔畔话家常”民心恳谈会24次,收集各类社情民意200余条,解决矛盾纠纷42个,提供“微服务”1522次。

  二、问题不足

  (一)民生实事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速

  为全力保障社会民生,增强老百姓归属感、幸福感,我们于年初在完成省市县民生实事基础上提出了中洲乡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现在大多虽如期进行,部分已接近尾声,但仍有少数项目受客观因素影响,进度滞缓。如铜盆桥危桥改造项目受降雨影响,桥下水面上涨,无法正常施工,停工近两月;商贸市场建设项目由于用地手续审批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目前还未启动,仅完成前期用地测量。

  (二)财政运转经费仍需进一步补足

  当前乡镇工作事务繁多、经济支出压力大。虽然县财政每年转移支付有1000多万,但除去乡村干部基本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食堂运转等刚性支出,结余只剩不到200万,加之各项工作推动需要大量经费,每年资金缺口达到800万至1000万。加之今年防汛抗灾,垸内道路损坏、机埠年久失修、涵闸长久浸泡等问题迫在眉睫,近几年虽然改善了部分基础设施,但在道路建设、农村水利建设、教育办学条件等方面仍有不足。如部分村仍然存在断头路需硬化、组与组拼接路不宽的情况,山上村还有部分山塘需要维修,沟渠需要护坡清淤,基础建设投入成本大,道路硬化成本高,缺乏资金来源。

  (三)农旅融合发展仍需进一步探索

  目前,中洲乡主要依托凌云塔以及配套打造的“宝塔湖文化公园”,其文化内涵挖掘和传承较为单一,未能全方位展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同时,个别村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未充分结合乡镇以及周边村组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市场需求等因素,导致项目布局、功能待改善。

  三、2025年工作思路

  1.“唱响一个品牌”。依托“同洲共进”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双融双促,对凝聚党建合力、共建基层党建进行积极实践和探索。

  2.“抓好两支队伍”。一是抓乡村干部队伍。严格落实县委工作要求,切实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从“选育管用”入手,打造一支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为换届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抓党员干部队伍。强化党员发展管理、党员教育培训、党员担当作为,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和流动党员定期汇报制度;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制定详细的党员教育培训计划。

  3.“完成三大变样”。一是产业发展大变样。持续推进“三联三带 兴产富民”,按照县委“三年强村计划”要求,突出“巩固提升”的主基调,结合“一村一策”发展方案,探索扩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片建设,建立2024年村集体经济创收项目库,实现三年工作大变样。二是民生保障大变样。研究制定“十大民生实事”2025年工作计划,积极主动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做好“十大民生实事”收尾工作。三是山野田园大变样。依托中洲凌云塔在“宝塔湖文化广场”的基础上打造“宝塔湖文化休闲公园”,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以赴做好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创建申报工作。

  4.“争取四类项目”。一是移民项目。盯牢移民乡镇水患薄弱环节治理项目招投标,争取尽早施工;完成岳阳县2024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区突出问题项目申报,争取25年予以施工完成。二是防汛项目。争取在全乡新建改造机埠30余个,在二号新北套电排新建4组高扬程机组,完成拆除新建六门闸、提质改造渍水堤。三是农业项目。在巴陵村力争2025年省级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发展脐橙种植,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000万元发展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以设施升级促产业提升,为全县争创全国设施渔业特色乡镇当好主力军。四是环保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700万元用于水生态环境修复二期项目以及岳阳县东洞庭湖流域中洲片区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现环保问题销号。